热搜: 乐发IV彩票购彩中心注册
昨天(9日),我国最大商业地下石油储备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项目投用后,将实现进口原油的快速存储、加工消化和周转,为我国油气资源稳定供应提供保障。
我国最大商业地下石油储备项目开工建设
位于浙江宁波市北仑区大榭商储项目,由中国海油自主设计建造。包括300万立方米地下原油洞罐,以及地面原油储运和配套设施。大榭商储项目是在岩体中人工挖掘洞室储存原油,利用稳定地下水位压力形成地下水封,具有库容量大、安全、储品损耗少等优点。
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广增: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地下水封洞库洞室围岩稳定评价、全工况蓄水试验等关键核心技术,可保证地下原油洞罐50年长周期运营零检修。
地下水封洞库储存安全可靠 运营成本低
目前,我国石油商业储备主要有地面储罐和地下水封洞库储存两种方式。与地面储罐相比,地下水封洞库通常建设在地下一定深度,运营安全可靠,建设成本降低约20%、运营成本减少约50%,同等规模油库可节约建设用地约950亩,同时解决了油品蒸发损耗的问题,在绿色低碳环保方面有显著优势。
将为我国推进石油商业储备开辟新路径
中海石油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大平:项目2026年底建成投用后,将向华东及长江沿线提供稳定的原油供应,对于进一步促进当地石油供需动态平衡、应对能源供应重大突发事件以及丰富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据统计,全球范围已建成200多座地下水封洞库,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建造地下水封洞库,2000年以后进入高速发展期,经过二十几年的技术积累,首次将地下水封洞库技术用于大榭商储项目,将为我国推进石油商业储备开辟新的路径,对保障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房家梁】
中新网海南文昌12月10日电 (记者 张茜翼)这个周末,海南知名侨乡文昌市铺前镇的早晨并不宁静,海文大桥下,腥咸的海风吹来,渔民、鱼贩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12月9日,“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海南)采访团走进铺前镇骑楼老街。图为文昌铺前骑楼老街南洋风格建筑。中新网记者骆云飞 摄
铺前镇三面临海,自古就是海南重要的港口古镇,是海南人员和货物出洋的主要港口。从明朝起,就有海南人经铺前港下南洋,每年有成千上万人经此“南下”。1895年左右,当年闯南洋的文昌人在异国艰辛创业成功后回到铺前,建起了南洋风格的骑楼建筑。
12月9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国新闻网、海南省委网信办主办的“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海南)采访团走进铺前镇骑楼老街,感受这里的历史韵味和人间烟火。
12月9日,“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海南)采访团走进铺前镇骑楼老街。图为老街渔民在家中编织渔网。中新网记者骆云飞 摄
铺前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侨文化浓郁。在铺前镇的地标胜利老街,一座座百年骑楼建筑虽历经风雨,但风范尚存,阳台、花栏别具特色,中西和壁的立面装饰各有不同。街道两旁商铺鳞次栉比,杂货店、理发店、小食铺、渔具店令人顿觉时空交错。
胜利老街是目前海南省古建筑留存最多的街道之一,街长约400米。在其最繁荣的时期曾流传“东奔西走,不如到铺前和海口”一说。
12月9日,“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海南)采访团走进铺前镇骑楼老街。图为文昌铺前渔港吸引游人。中新网记者骆云飞 摄
铺前糟粕醋是海南知名的传统小吃。老街上,当地“网红”“林花糟粕醋”店铺内外,人声嘈杂,烟火气十足。一把海菜,一块马蹄蟹,几颗海螺,再加上一些牛杂和海带盛入碗中,舀起一勺酸辣的汤汁,淋在食材上……许多人专程前往,就为了这一口酸爽味儿。
看中铺前的发展前景,外出务工的符春玲四年前和丈夫回到老街做海鲜干货生意,海产品店里的各类海鲜干货琳琅满目。“以前卖鱼最远就到海口。现在物流发达、交通便利、保鲜技术也提高了,鱼能卖到浙江、福建一带,行情好的时候大家要‘抢货’。”符春玲已将门店业务拓展到线上,生意蒸蒸日上。
12月9日,“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海南)采访团走进铺前镇骑楼老街。图为文昌铺前骑楼老街街景。中新网记者骆云飞 摄
历史的繁华并未因时间流逝而在铺前港消褪。2019年,海文大桥通车,从铺前到海口的路程由原来的一个半小时缩短至20分钟,吸引越来越多的岛内外游客到铺前镇旅游、购物、吃海鲜。
“老街更有韵味。周末来这里吃正宗的铺前糟粕醋,买些海产品,还准备逛逛附近乡村。”海口市民陈子涵说。
据介绍,铺前镇正谋划在铺前港老码头沿岸打造“海的故事”旅游街区,同时加大对骑楼老街、溪北书院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为打造“滨海旅游小镇”盘活更多旅游资源。(完)